【山東成人高考】2019年專升本藝術概論填空復習資料
第一部分填空題(本大題共10個小空,每空1分,共10分)
1.“藝術本質”包含社會本質、認識本質、審美本質。
2.在形式上,宗教的觀念性本質無關形式,它可以經由藝術傳達,卻并不必須這樣;藝術的形象性本質可以表達宗教情感,卻并不僅僅表達這一種情感。
3.黑格爾說,最接近藝術而比藝術高一級的領域就是宗教。
4.藝術在本質上是一種外在感觀形式的存在,哲學是抽象觀念的存在。
5.藝術用形象方式全面反映人對世界的能動認識。與宗教相比它是人本的,與哲學相比它是具象的。
6.藝術門類劃分的基本情況是:
(1)藝術形態的存在方式:空間藝術、時間藝術、時空藝術——從藝術(物質實體)的客體性角度來定位。
(2)藝術形態的感知方式:視覺藝術、聽覺藝術、視聽藝術、想象藝術——從藝術的主體性角度來定位。
(3)藝術形態的創造方式:造型藝術、表演藝術、語言藝術、綜合藝術——從藝術生產的(主客體交融)角度來定位。
7、美術樣式:二維空間呈現的有手繪、印制兩種樣式。三維的有建造一種樣式
8、雕塑作品作為立體的存在,利用不同質地的物質材料單純表現物質形態的靜止和運動、實體和虛空的對立與轉化,并最終實現動態平衡.
9、從靜態看,各藝術門類之間無論是形式特征或是創作及接受規律來說,都存在相互融通的緊密聯系。各藝術門類之間相互吸收與借鑒、搭配與結合廣泛存在。從動態來說,各藝術門類的分化與綜合是藝術整體發展的運動常態。建立規則與打破規則,是藝術永遠的話題。
10、藝術發生理論主要有游戲說、巫術說和勞動說。
11、藝術的發生過程是:從實用開始,演變為實用和藝術呈現相混合,最后徹底成為單純的藝術呈現。
12、認識藝術發展的規律必須考慮的三個因素是:人的審美需要的與日俱新;藝術形式技巧的發生與發展;不斷變化的社會生活對人的影響。
13、藝術的世界性與民族性的關系是:民族藝術是世界藝術的個性呈現,世界藝術則是各民族藝術的共相。要點在于表現“人的一般本性”和人類的共同美,并真實反映社會發展和時代精神。
14、藝術家是在先天稟賦、后天環境和主觀努力共同作用下的產物。
15、創作過程包括三個階段:藝術積累、藝術構思、意象物化。
16、形象思維的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藝術個性、審美性
16、藝術構思包括三個步驟:零散的生活或藝術素材的收集、藝術思維的構想、藝術意象的形成(繪畫藝術構思是藝術家對生活原料進行改造的一種復雜的精神勞動,其任務是將生活素材在頭腦中加工制作成為一種全新的、完整的藝術形象。繪畫藝術構思的具體內容在不同的藝術種類中也不盡相同,但大體上包括選擇和處理題材、開掘主題、提煉情節、直至用典型化的方法塑造成藝術形象,從而使思想內容和藝術形式達到完美的結合
17、人類無意識的大致狀況有:A、誤差無意識;B、病患無意識;C、夢幻無意識;D、本能無意識;E、習慣無意識;F、集體無意識
18、藝術思維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維來完成藝術構思和藝術意象并最終物化為藝術形象(作品)的思維過程
19、基形意象是客觀具體事物最基礎的局部形態在人腦中經過想象加工形成的局部意象
21、靈感產生的條件:(P325)第一,創作者已然形成比較鞏固的藝術心理定勢(勢能);第二,已經儲存了大量的文化知識信息、專業知識信息和社會生活表象(材料);第三,建立了當前藝術創作的優勢興奮中心(焦點)
18、創作方法的兩大主流分別是具有客觀性、典型性、隱蔽性的現實主義和具有理想性、奇幻性、主觀抒情性的浪漫主義。
19、藝術流派指思想傾向、藝術主張、創作方法、風格相近的藝術家群體。
24、作品的素材是未經作者藝術加工的感性生活材料或原創的藝術資料
20、作品的結構是指藝術材料的有序組織.
21、作品的主題是作品思想內涵的核心元素。
22、主題的歧義性是指:同一作品可以包含多個主題,愈是優秀作品,愈是富有主題深度。
23、作品的結構是指藝術材料的有序組織。
24、藝術語言的功能主要有塑造形象,表達內容,呈現美感。
25、作品的意境是指情思品格呈現在客觀物象時形成的富有意味的美感場(或美感氛圍)
26、在接受美學看來,藝術接受是藝術的再創作。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sanjie.org/zsbysgl/4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