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成人高考】2019年專升本藝術概論練習試題及答案
一、選擇題:1~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個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把所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
1.在藝術創造中,對形式選擇的原則應該是__________。( )
A.是否生動活潑
B.是否新穎巧妙
C.是否適應內容的需要
D.是否滿足欣賞者的要求
答案:C
2.按照馬克思主義藝術生產的理論,藝術作品是__________。( )
A.藝術生產的產品
B.藝術家的心血結晶
C.藝術欣賞的對象
D.社會生活的反映
答案:A
3.主題是指通過藝術形象而表現和揭示出來的藝術作品的__________。( )
A.基本內容
B.題材中心
C.思想內涵
D.政治傾向
答案: C
4.狹義的題材是指__________。( )
A.藝術家收集的材料
B.藝術家取材的范圍
C.藝術家的感受
D.藝術家對客觀社會的提煉和概括
答案:D
5.提出“意蘊總是比直接顯現的形象更為深遠的一種東西,藝術作品應該有意蘊”這一見解的人是__________。( )
A.別林斯基
B.黑格爾
C.魯迅
D.杜夫海納
答案:B
6.“有意味的形式”是__________提出的。( )
A.杜夫海納
B.克萊夫·貝爾
C.黑格爾
D.別林斯基
答案:B
7.作為藝術反映生活的基本形式,藝術作品的核心應該是__________。( )
A.藝術形象
B.藝術觀念
C.藝術追求
D.藝術意蘊
答案:A
8.__________藝術流派屬于西方現代主義思潮。( )
A.古典主義
B.自然主義
C.浪漫主義
D.存在主義
答案:D
9.藝術典型的兩個“有機統一”指的是__________。( )
A.普遍性與偶然性,特殊性與必然性的統一
B.普遍性與必然性,偶然性與特殊性的統一
C.普遍性與特殊性,偶然性與個別性的統一
D.普遍性與特殊性,必然性與偶然性的統一
答案:D
10.從“才”、“氣”、“學”、“習”等先天稟賦和后天修養方面論述了形成藝術風格主觀條件的理論家是__________。( )
A.我國南朝的劉勰
B.我國現代的聞一多
C.西方的黑格爾
D.西方的別林斯基
答案:A
11.中國文學史上著名的“建安文學”被看作—個文學流派,其原因在于__________。( )
A.有一定的組織和名稱
B.有著共同的藝術宣言
C.藝術家彼此間經常唱和交流聯系
D.因為藝術風格相似、相近而被后人歸納而成
答案: D
12.西方現代主義藝術思潮的萌芽始于19世紀中葉,標志是法國象征主義詩人波德萊爾的詩集__________。( )
A.《草葉集》
B.《惡之花》
C.《尤利西斯》
D.《可溶解的魚》
答案:B
13.我國古代提出“景中生情,情中含景,故曰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這一關于“意境”主張的人是__________。( )
A.西晉陸機
B.宋代嚴羽
C.明清之際王夫之
D.清代王士禎
答案:C
14.《胡笳十八拍》是__________代的作品。( )
A.秦
B.元
C.唐
D.漢
答案:D
15.《家》、《春》、《秋》被稱為“__________三部曲”。( )
A.生活
B.農村
C.時間
D.激流
答案:D
16.下列屬于古典芭蕾的是《__________》。( )
A.小夜曲
B.天鵝湖
C.春之祭
D.斯巴達克斯
答案:B
17.《農夫的鞋》的作者是__________。( )
A.梵·高
B.高更
C.塞尚
D.羅丹
答案:A
18.__________是西方高度技術派建筑的杰作之一。( )
A.巴黎圣母院
B.圣彼得教堂
C.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
D.朗香教堂
答案:C
19.創作著名鋼琴曲《一分鐘圓舞曲》的肖邦是__________的音樂家。( )
A.奧地利
B.德國
C.匈牙利
D.波蘭
答案: D
20.列寧稱贊的《熱情奏鳴曲》作者貝多芬是__________的音樂家。( )
A.英國
B.德國
C.匈牙利
D.法國
答案:B
二、簡答題:21~23小題,每小題l0分,共30分。
21.簡要說明藝術作品中內容與形式的關系。
答案:(1)藝術作品的內容,是指經過藝術家體驗、加工和創造的人類生活,其中包括客體世界和人的主觀世界。內容主要指題材、主題、人物、環境、情節等諸多要素的總和。
(2)藝術作品的形式,是指藝術作品內容的存在方式,亦即作品的內部聯系和外部表現形態。其內部聯系表現為內部形式,包括內容諸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組織方式,主要指結構;其外部表現形態呈現為外部形式,即表現內容的方式和手段,包括藝術語言、藝術手法、類型體裁等。
(3)藝術作品的內容和形式是統一的和不可分割的有機體。在藝術創造中,內容常常起到主導的作用,形式的選擇應以是否適應內容的需要為原則;但同時,形式又呈現相對的獨立性,它不僅具有獨立的審美價值,而且由于形式的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和制約內容的審美價值的實現。
22.簡要說明藝術作品的內容與藝術家本人的關系。
答案:(1)一切藝術都是人類社會生活的反映。藝術家從社會生活中吸收了某些方面的素材,經過提煉加工并把它們創造性地組織到作品中,這就成了作品的內容,即內容是由藝術家精選的人類社會生活在作品中的反映。
(2)藝術作品的內容絕非社會生活的實錄或拷貝,有著藝術家個人不可忽視的主觀因素的存在,融匯人藝術家的知、情、意,飽含著他們的思想感情,凝聚著藝術家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趣。
(3)魯迅的小說《藥》和石魯的中國畫《轉戰陜北》都是很好的例證。
23.簡要說明藝術作品中感性與理性的關系。
答案:(1)在藝術作品中,感性更多地是指蘊含于作品之中的情感因素,以及寄寓在形式之中的感性特色。
(2)在藝術作品中,理性是指通過作品的形象、情境及意境所凸現出的理性內涵。
(3)藝術作品是感性與理性的統一,表現在:一方面,藝術作品表現為感性形式與理性內涵的統一;另一方面,藝術作品還表現為情感因素與理性精神的統一。
三、作品賞析題:24~26小題,請任選其中兩小題作答。若3小題都作答。只按前兩小題的得分計入總分。每小題15分。共30分。
24.《黃土地》
答案:陳凱歌,原名陳皚鴿,l952年8月12日出生,福建長樂人,出生在北京,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畢業。他執導的影片《黃土地》于l985年獲瑞士第38屆洛迦諾國際電影節銀豹獎,英國第29屆倫敦及愛丁堡國際電影節薩特蘭杯導演獎,第5屆夏威夷國際電影節東西方文化技術交流中心電影獎。《黃土地》故事非常簡單,描寫的是八路軍的一個文化干事到陜北去采風,和當地一戶農家短暫的接觸。這部電影表現了黃土地上最淳樸的人民最淳樸的生活,有著對人類命運最深沉的思考,以及那種雖然生活在無限苦難中,卻從來沒有放棄的精神。黃河母親孕育出來的子民,天生就有承擔苦難的力量。天高地闊、氣勢磅礴的黃土地,濁浪滾滾的黃河,鼓樂齊鳴的迎親隊伍,150人組成的腰鼓陣,烈日炎炎下的求雨場面,眾多中國象征和風俗民風的描寫,加上人物命運的壓抑悲愴,使影片集敘事、象征、隱喻于一身,在土地、民俗與人物命運之間反思了中國文化和傳統的民族特性。
25.《林家鋪子》
答案:《林家鋪予》由夏衍根據茅盾的同名小說改編,導演水華。影片描寫的是浙江杭嘉湖地區一個小鎮上一家商店倒閉、老板破產逃走的故事。日寇侵華后青年學生掀起抵制B貨風潮。江南古鎮上的林老板賄賂鎮上商會會長,取得出售日貨的默許,擠垮資本小的同行,同時也受到高利盤剝和國民黨官兵的敲詐。在這場大魚吃小魚的爭斗中,林家鋪子倒閉,但拐走了他人的存款。該片由于把主人公的個人命運同特定時代的重大歷史事件結合起來,牢牢掌握林家鋪子的興衰與整個社會動亂的內在聯系,因此大大加強了林老板形象的歷史真實性,突出了影片的社會意義。影片以這種以點代面、側面描寫的藝術手法來揭示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社會復雜的階級矛盾。導演水華的匠心獨運,謝添、于藍等著名演員的出色表演,使影片呈現出嚴謹而流暢的現實主義風格,具有很高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是中國現代電影史上最優秀的藝術精品,顯示出了新中國電影藝術達到的一個新高度、新水平。本片獲得1983年葡萄牙第12屆菲格拉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
26.《洛神賦圖》
答案:中國東晉繪畫作品,原作已佚。作者顧愷之,字長康,小名虎頭,他是生活在我國東晉、南朝劉宋時期的一名大畫家,被畫界尊奉為中國畫家四祖之首。顧愷之是中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被寫入史書作傳記的偉大畫家。《洛神賦圖》為其讀三國曹魏時期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寫《洛神賦》后有感而畫,是千百年來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力的名作和最為世人所傳頌的名畫。畫面從曹植在洛水見到洛神開始,到洛神飄然而去為止,纏綿悱惻,若即若離,交織著如怨如慕、如夢如幻的歡樂和惆帳、向往和失落、憧憬和懷念。雖然畫中的人物洛神和曹植在一個完整的畫面中多次出現,但是整個畫面的組合隨著情節的發展有首有尾,主要人物隨著賦中寓意的鋪陳重復出現,將時間和空間打成一片,畫面和諧統一。此卷很好地傳達了原賦的思想境界,畫家發揮了高度的藝術想象力,富有詩意地營造了原賦的意境氛圍,出色地完成了從文學藝術到造型藝術的轉換。整個畫面構思布局非常奇特,人物的刻畫細膩生動。畫卷中的人物以豐富的山水景物作為背景,山冰起伏,林木掩映,逐一展現出不同的意態、情節。畫家行筆流暢而又富有韻律感,用于表現絲質的衣裙,十分得體;在勾勒人物的面容時,能于細處求工,精密而圓熟。《洛神賦圖》是賦、畫結合的杰出范例,標志著當時繪畫藝術的發展水平,同時也是了懈魏晉南北朝服飾及社會生潘的重要作品。
四、論述題:27~28小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27.試述語言藝術的種類及基本特征。
答案:語言藝術,包括詩歌、散文、小說、戲劇和影視文學等。
語言藝術的審美特征主要決定于語言的特性,集中表現如下:
(1)形象塑造的間接性
文學用語言來塑造藝術形象,不能像繪畫那樣使用色彩和線條塑造出直接可視的形象,也不能像音樂的形象那樣是可以由聽覺直接感知,更不能像雕塑那樣塑造出占有三維空間的實體形象。
文學塑造形象的方式是間接的。因為語言是一種抽象的代表一定概念的符號,文學家只能使用這些符號對自己心靈中孕育成功的藝術形象進行傳達,而不能直接塑造形象本身。文學讀者總是結合著自己的生活經驗并且憑借著自己的理解能力來想象作品中描寫的形象。不同的讀者,由予生活經驗與理解能力的差異,對于同一作品中的形象的把握也會出現各種差異。所謂“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2)藝術表現的廣闊性
文學所使用的語言手段擁有無比廣泛的表現能力,它能夠表現作家所意識到的一切事物,包括存在于物質世界以及精神世界的事物,例如在小說中,不僅可以描寫人物的外貌、動作以及生活環境等,而且可以直接地深入地寫出人物的內心活動。像這樣來揭示人物內心世界的思想、情感、意念和感覺等,是別的藝術門類無法做到的。
(3)藝術創作的情感性
一切藝術作品從總體上講都離不開情感性與思想性,但是,由于語言藝術在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和表現作者的思想情感等方面獨具特色,因此,文學作品的情感性和思想性就顯得格外突出。托爾斯泰認為“藝術的印象只有當作者自己以他獨特的方式體驗過某種感情而把它傳達出來時才可以產生。”由此可見,任何一部文學作品都必須包含著作家的感情,而且,文學作品由于采用語言作為媒介,在表現人物的內心情感世界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28.試述綜合藝術的種類及影視藝術的基本特征。
答案:綜合藝術是戲劇、戲曲、電影、電視的總稱。電影是將藝術與科學結合而成的一門綜合藝術,它以畫面為基本元素,并與音響和色彩共同構成電影基本語言,在銀幕上創造直觀感性的藝術形象和意境。蒙太奇是電影的主要藝術語言和表現方法。電視屬于大眾傳播媒介,它既有傳播新聞信息的功能,同時也有藝術的功能和娛樂功能。
電視與電影在審美特征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它們既是綜合藝術,又是現代科技的產物,同時又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征。
電影與電視藝術的基本特征是:
(1)運動的畫面。
電影和電視要以運動中的畫面去直接反映運動中現實世界,它不能追求單幅畫面的完整,而是講求在畫面流動中獲得整體美。
(2)重組的空間。
它是把不同時間和不同空間拍攝的鏡頭按作品主題思想、美學價值的要求重新組接來發揮其特有的藝術性和審美價值的。而這種重組時空的手段,通常叫做蒙太奇手段。
(3)科學與技術的交融。
影視藝術是現代科學技術與藝術結合的產物。影視藝術的藝術語言主要是畫面、聲音和蒙太奇。畫面是通過攝影和拍攝記錄下來的;聲音是用現代錄音設備錄制的人聲、音樂、音響等組成的聲音形象;蒙太奇是將畫面、聲音結構在一起,反映影視內容和美學價值的獨特方式。
所有影視藝術作品的創作與制作都離不開這三種藝術語言。這三種藝術語言是影視藝術與科技交融的又一特征。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sanjie.org/zsbysgl/47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