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為【傳愛成考】旗下網站,主要提供免費山東成人高考報名政策與資訊,信息僅供學習交流,非官方網站,具體信息以山東省教育考試院www.sdzk.cn為準。

              2025年山東成考報名輔導入口

              山東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文言文閱讀演練

              山東成考報名網 發布時間:2018-04-01 01:59:14

              文言文閱讀演練

               

              文言文閱讀考核內容與要求:

                1、了解一些詞語古今意義的聯系和區別。在“聯系”這一方面要注意體會古近詞義的細微差別,例如“親戚”。在“區別”這一方面要注意詞義的擴大,如“好”字;詞義的縮小,如“臭”字;詞義的轉移,如“犧牲”。

                2、了解常見實詞在文中的含義。了解實詞含義要注意以下幾點:

                (1)詞的多義性,如“發”有射箭(萬弩齊發),出發(朝發白帝),征發(發閭左),發作(懷怒未發),發布(遂發命),開放(野芳發而幽香),送(使人發書至趙王),打開(探石發穴)等義項。一個詞孤立的看是多義的,一旦進入語境則只能表示一個意思。所以閱讀文言文時,要根據上下文進行分析,把字典里概括的義項恰當地轉化為文中講得通的具體含義。

                (2)詞的近義性。文言文里也有一些近義詞,表示同類概念的細微差別,如表示“看”的意思就有:瞰(前瞰大海),察(察其舉止),望(望見廉頗),眺(遠眺山下),顧(顧野有麥場),睨(持其璧睨柱),窺(窺鏡而自視),盼(下盼諸峰),覘(驚起覘覘),睹(然睹促織)等。對這類詞,要抓其特點,結合文意,仔細體會。

                (3)詞的通假性。古文中用了一些通假字,給閱讀造成了一定的障礙。閱讀古文時,如遇到某字用本義或引申義都講不通,就可考慮是通假字。如“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見項王”中的“蚤”通“早”,“莫夜月明”中的“莫”通“暮”。

                3、了解常見的文言虛詞在文中的用法。“不是要求考生去憑空記住哪個虛詞有多少種用法,而是要能根據上下文正確理解虛詞在文中的作用。要聯系句法看看這個虛詞在句中的位置,以及前后和它搭配的詞來判斷其用法。文言虛詞的考查常常采用比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虛詞,比較它們的意義和用法,然后再去和題干中的虛字用法比較異同。

                4、了解比較典型的詞類活用現象。本來屬于某一種詞類的實詞,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臨時具有另一種詞類的語法功能,也使詞的意義發生一定的變化,這種現象就是詞類活用。考試中常遇到的詞類活用現象有四種:名詞活用做一般動詞,名詞直接用做狀語,動詞、名詞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名詞和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5、了解與現代漢語不同的幾種句式。閱讀文言文的一部分障礙是有些句式與現代漢語不同,這些句式包括:判斷句,被動句,倒裝句,省略句。

              6、正確理解語句的意思。一項是對閱讀材料內容理解方面的要求,它是以前面各項要求為前提的。這一項的考查與借助注釋閱讀、用現代漢語轉述也是密切聯系著的,因而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文言文閱讀演練17題

               

              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沖,仕周,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農。父毗,郁林令。德深初為隋文帝挽郎,后歷馮翊書佐、武陽郡司戶,書佐,以能遷貴鄉長。為政清凈,不嚴而肅。會興遼東之役,征稅百端,使人往來,責成郡縣。于時王綱弛紊,吏多贓賄,所在征斂,人不堪命。唯德深一縣,有無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給,而百姓不擾。于時盜賊群起,武陽諸城多被淪陷,唯貴鄉獨全。郡丞元寶藏受詔逐捕盜賊,每戰不利,則器械必盡,輒征發于人,動以軍法從事,如此者數矣。其鄰城營造,皆聚于聽事,吏人遞相督責,晝夜喧囂,猶不能濟。德深各問其所欲,任隨便修營,官府寂然,恒若無事。唯約束長吏,所修不須過勝余縣,使百姓勞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為諸縣之最。

                尋轉館陶長,貴鄉吏人聞之,相與言及其事,皆歔欷流涕,語不成聲。及將赴任,傾城送之,號泣之聲,道路不絕。既至館陶,闔境老幼,皆如見其父母。有猾人員外郎趙君實,與郡丞元寶藏深相交結,前后令長,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縣,君實屏處于室,未嘗輒敢出門。逃竄之徒,歸來如市。貴鄉父老,冒涉艱險,詣闕請留德深,有詔許之。館陶父老,復詣郡相訟,以貴鄉文書為詐。郡不能決。會持節使者韋霽、杜整等至,兩縣詣使訟之,乃斷從貴鄉。貴鄉吏人,歌呼滿道,互相稱慶。館陶眾庶,合境悲泣,因從而居住者數百家。

                寶藏深害其能。會越王侗征兵于郡,寶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東都。俄而寶藏以武陽歸李密。德深所領皆武陽人也,念其親戚,輒出都門,東向慟哭而反。人或謂之曰:“李密兵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歸,誰能相禁,何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與魏明府同來,不忍棄去,豈以道路艱難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沒于陣,貴鄉、館陶人庶,至今懷之。

                (節選自《北史魏德深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為政清靜,不嚴而肅            肅:恭敬。

                B.會興遼東之役                  會:適逢。

                C.所在征斂,人不堪命            堪:忍受

                D.動以軍法從事                  動:招致

                【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需要結合原文語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采取篩選的辦法排除不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

                動,經常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魏德深深受百姓擁戴的一組是(    )

                ①常為諸縣之最        ②皆歔欷流涕,語不成聲

                ③未嘗輒敢出門        ④詣闕請留德深

                ⑤以貴鄉文書為詐      ⑥詣使訟之,乃斷從貴鄉。

                A.①③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②④⑤

                【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時,先要準確理解題干文句的含義,再推敲各選項文句所表達的內容是否與題干文句契合。

                用排除法,排除①表明魏德深管理屬下有方,約束官吏;③表明魏德深治理有方和他的嚴厲;

                10.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魏德深很有才干,歷任多種職務后升職主持貴鄉政務。其時朝廷綱紀敗壞,官吏貪污受賄,民不聊生;只有貴鄉生產生活一切照常進行,百姓沒有受到騷擾。

                B. 魏德深善于人性化管理,體恤下情。鄰城打造兵器,聚集在官府,官吏督責,尚不能成功;而貴鄉則約束官吏,避免百姓勞苦,官府安靜,一直象無事一樣。

                C. 魏德深深受百姓歡迎,又能震懾奸猾之人。他到館陶,百姓見他如見父母;而奸人趙君實與逃竄之徒,只能躲藏流亡。他后來將回貴鄉,貴鄉吏民互相慶賀。

                D. 郡丞元寶藏忌妒魏德深的才能,令他率領武陽籍士兵在家鄉附近作戰,想利用軍士的戀家情緒使軍隊潰散。但魏德深極得人心,士兵們全都不忍離他而去。

                【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觀點態度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要重視選文細節處的理解。

                “而奸人趙君實與逃竄之徒,只能躲藏流亡”錯誤,文中說的是“自德深到縣任職以來,君實呆在家中不敢出門。逃犯紛紛來自首。”

                11.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與郡丞元寶藏深相交結,前后令長,未有不受其指麾者。

                譯文:與郡丞元寶藏結交很深,前前后后的縣令縣長,沒有不受他指揮的。

                (2)館陶眾庶,合境悲泣,因從而居住者數百家。

                譯文:館陶縣整個境內的百姓都悲哭,因此跟隨著去安家的有幾百戶。

                

              【答案和解析】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時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詞類活用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達、雅”。第(1)句注意“交結”為古今異義和“令長”、“ 指麾”等詞的落實;第(2)句注意“合境”和“從而”“ 居住” 為古今異義。

                

                

              二、閱讀下面文言文,回答8-10題。(9分,每小題3分)

                子原平,字長泰,又稟至行,養親必己力。性閑木功,傭賃以給供養。性謙虛,每為人作匠,取散夫價。主人設食,原平自以家貧,父母不辦有肴味,唯飧鹽飯而已。若家或無食,則虛中竟日,義不獨飽;要須日暮作畢,受直歸家,于里中買糴,然后舉爨。父抱篤疾彌年,原平衣不解帶,口不嘗鹽菜者,跨積寒暑。父喪既終,自起兩間小屋,以為祠堂。每至節歲烝嘗,于此數日中,哀思,絕飲粥。父服除后,不復食魚肉。于母前,示有所啖,在私室,未曾妄嘗。自此迄終,三十余載。高陽許瑤之居在永興,罷建安郡丞還家,以綿一斤遺原平。原平不受,送而復反者前后數十。瑤之乃自往曰:“今歲過寒,而建安綿好,以此奉尊上下耳。”原平乃拜而受之。每出市賣物,人問幾錢,裁言其半,如此積時,邑人皆共識悉,輒加本價與之。彼此相讓,欲買者稍稍減價,要使微賤,然后取直。居宅下濕,繞宅為溝,以通淤水。宅上種少竹,春月夜有盜其筍者,原平偶起見之,盜者奔走墜溝。原平自以不能廣施,至使此人顛沛,乃于所植竹處溝上立小橋,令足通行,又采筍置籬外。鄰曲慚愧,無復取者。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瀆不復通船,縣官劉僧秀愍其窮老,下瀆水與之。原平曰:“普天大旱,百姓俱困,豈可減溉田之水,以通運瓜之船。”乃步從他道往錢唐貨賣。每行來,見人牽埭未過,輒迅楫助之;己自引船,不假旁力。若自船已渡,后人未及,常停住須待,以此為常。太守王僧郎察教廉,不就。太守蔡興宗臨郡,深加貴異,以私米饋原平及山陰朱百年妻,原平固讓頻煩,誓死不受。人或問曰:“府君嘉君淳行,敏君貧老,故加此贍,豈宜必辭。”原平曰:“府君若以吾義行邪,則無一介之善,不可濫荷此賜。若以其貧老邪,耋齒甚多,屢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終不肯納。百年妻亦辭不受。

                (節選自《宋書·郭原平傳》)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是(    )

                A.稟至行,養親必己力          稟:賜與。

                B.性閑木功,傭賃以給供養      閑:熟習

                C.日暮作畢,受直歸家          直:報酬

                D.于里中買糴,然后舉爨

                爨:做飯

                【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常見文言實詞在文中的含義的能力,需要結合原文語境來推斷詞語的含義,采取篩選的辦法排除不符合題干要求的選項。

                稟:生性 稟性

                9.以下各組句子中,分別表明郭原平孝順父母和仗義助人的一組是(    )

                A. 唯飧鹽飯而已

                后人未及,常停住須待

                B.父抱病篤疾彌年

                要使微賤,然后取直

                C.于母前,示有所啖

                豈可減溉田之水

                D.原平乃拜而受之

                己自引船,不假旁力

                【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篩選和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在解答時,先要準確理解題干文句的含義,再推敲各選項文句所表達的內容是否與題干文句契合。

                用排除法,B “要使微賤,然后取直”不能表明仗義助人,表明他家貧窮或者說他的儉樸;C“豈可減溉田之水” 不能表明仗義助人,只能說是他體恤他人;D“原平乃拜而受之” 不能表明郭原平孝順父母。“己自引船,不假旁力”也不能表明仗義助人。

                

              10.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確的一項是(    

                A.郭原平品德高尚,竭盡全力贍養雙親。他外出做工,賺錢養家,家中斷炊,從不獨自飽食。照顧病父,積年累月始終不懈;父親去世后,他三十多年不吃魚肉。

                B.郭原平為人寬厚,常常顧及他人感受。出市賣物,只收半價,以致買者加價付錢。他家種竹,有人偷筍,他掘出竹筍放在籬外,盜者感到慚愧,不在偷盜。

                C.郭原平以種瓜為業,曾遇大旱,運瓜的溝渠不能通船。縣官劉僧秀要引農田中水注入瓜渠讓他運瓜,他不肯接受。運瓜時他見有人遇到困難,卻能迅速相助。

                D.太守王僧郎舉察郭原平為孝廉,他不愿接受。太守蔡興宗私人送米給他,他堅決推辭;有人勸他別拒絕,原平謙虛地說,他自己沒有一點善行,不當受到賞賜。

                【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考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度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的內容,把握時間、人物、事件以及文中人物的觀點態度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等內容,尤其要重視選文細節處的理解。

                時間錯誤,“運瓜時”應為“每次行船來錢塘”。

                11、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自以為不能廣施,至使此人顛沛,乃于所植竹處溝上立小橋,令足通行。

                答案:自認為不能廣泛的施舍,致使這人跌倒,于是在種竹處的溝上建起小橋,讓人足以通行。

                (2)若依其貧老邪,耄齒甚多,屢空比室,非吾一人而已。

                答案:如果因為我又窮又老的話,老人很多,家家戶戶經常貧困,不止是我一個人而已。

                【答案和解析】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能力,同時考查理解文言句式和詞類活用的能力,翻譯時注意聯系前后文,力求做到“信、達、雅”。第(1)句注意“顛沛”為古今異義和“立”、“ 足”等詞的落實;第(2)句注意“其”和“耄齒”“ 比” 等詞的落實。

               

               

              三、本大題共五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0。

                (1)叔孫通者,薛人也。及項梁之薛,叔孫通從之。敗于定陶,從懷王。懷王為義帝,叔孫通留事項王。漢二年,漢王從五諸侯入彭城,叔孫通降漢王。漢王敗而西,因竟從漢。

                (2)漢五年,已并天下,諸候共尊漢王為皇帝于定陶。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群臣飲酒爭功,醉或妄呼,拔劍擊柱,高帝患之。叔孫通知上益厭之也,說上曰:“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臣愿征魯諸生,與臣弟子共起朝儀。”高帝曰:“得無難乎?”叔孫通曰:“臣愿頗采古禮與秦儀雜就之。”上曰:“可試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為之。”

                (3)于是叔孫通使征魯諸生。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污我!”叔孫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

                (4)遂與所征三十人西,及上左右為學者與其弟子百馀人習之月馀,叔孫通曰:“上可試觀。”上既觀,使行禮,曰:“吾能為此。”乃令群臣習肄①。漢七年,長樂宮成,諸侯群臣皆朝。儀:先平明,謁者治禮,引以次入殿門。廷中陳車騎步卒衛宮,設兵張旗志。傳言“趨”。殿下郎中夾陛,陛數百人。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大行設九賓,臚傳。

                (5)于是皇帝輦出房,百官執職傳警。引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賀。自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肅敬。至禮畢,復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觴九行,謁者②言“罷酒”。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竟朝置酒,無敢喧嘩失禮者。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乃拜叔孫通為太常,賜金五百斤。叔孫通出,皆以五百斤賜諸生。諸生乃皆喜曰:“叔孫生誠圣人也,知當世之要務。”(取材于《史記·叔孫通傳》)

               

                ①肄:學習、練習                ②謁者:官名,掌接待賓客及贊禮。

                6.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A.叔孫通知上益厭之也            益:漸漸

                B.度吾所能行為之                度:估量

                C.若真鄙儒也                    鄙:品德低下

                D.竟朝置酒                      竟:直至……終了

                【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考點】考查對文中實詞的理解

                【解析】C項,據第三段“若真鄙儒也”之前的內容“魯有兩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吾不忍為公所為。公所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無污我!’”和叔孫通笑著說:“你等真是……的儒生”及下一段眾儒生被征召的情況來看,叔孫通此處斷不會認為他們“品德低下”,應當譯為“見識淺陋”。課文《曹劌論戰》有“肉食者鄙”,《出師表》中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的句子。

                【思路分析】文言文實詞的推斷,基本方法就是代入原文,據上下文的文意進行排除或篩選,至于據結構、語法等進行分析,還不如平時多讀一些文言文短文(難度不要大),積累一定的文言文,形成語感。

                

              7.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 ①漢王敗而西,竟從漢         ②項王即日留沛公與飲

                B. ①及項梁                   ②吾乃今日知為皇帝貴也

                C. ①謁者治禮,引次入殿門       ②文官丞相下陳東方

                D. ①度吾所能行               ②數十年,竟秦所滅

                【答案和解析】 【答案】A

                【考點】考查對文言文虛詞的理解。

                【解析】A項均為介詞“趁機”。B項:到(動詞)/的(助詞)。C項:按照(介詞)/在(介詞)。D項:所字結構,助詞,可譯為“的”或不譯/被(介詞),被動句固定句式“為……所”

                【思路分析】所考查的虛詞均出自大綱規定的18個文言文虛詞。對照句出自教材或選文。對于前者可以此句中該詞的意義和用法代入前一句子,看看講的通還是講不通。對于后者,則需要先找到句子在原文的所在,看整個句子乃至一段的意思而定。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解釋,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

                A.諸侯共尊漢王為皇帝于定陶   諸侯一起擁戴漢王在定陶即位為皇帝

                B.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諛以得親貴 您所侍奉過的人主將近十位了,您都是憑當面阿諛得到了信任和富貴

                C.陳車騎步卒衛宮,設兵張旗幟  擺開戰車騎兵步兵以拱衛皇宮,設置士兵的隊列,并豎起旗幟

                D.以尊卑次起上壽  按照地位高低的次序起身上前,為皇帝祝壽

                【答案和解析】 【答案】C

                【考點】考查翻譯文言文中的句子。

                【解析】C項:“車騎”翻譯成“戰車騎兵”錯

                【思路分析】用選擇題的形式考查翻譯,難度不大,但考生一定要據上下文仔細辨別其翻譯中的細微之處。據文章第二、三段可知,這是叔孫通為漢帝制定禮儀以使君臣的尊卑有序。朝堂上當然不會像作戰那樣排兵布陣了。

                9.下列語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叔孫通有眼光、識時務的一組是(    )

                ①漢王敗而西,因竟從漢

                ②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

                ③夫儒者難與進取,可與守成

                ④若真鄙儒也,不知時變

                ⑤御史執法,舉不如儀者,輒引去

                ⑥叔孫生誠圣人也,知當世之要務

                A. ①②⑥             B. ①③④

                C. ②⑤⑥             D. ③④⑤

                【答案和解析】 【答案】B

                【考點】考查對文章信息的篩選。

                【解析】②寫的是高帝的做法,據此可排除A、C兩項;⑤寫的是叔孫通幫助恢復古禮后的效果,不能說明其“識時務,有眼光”,據此可排除D項。

                【思路分析】考生一定要有原文意識,找到備選項在原文的所在,據上下文讀懂大意,再據題干進行篩查。

                10.下列對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劉邦初即位,不喜歡繁文縟節,崇尚簡易

                B.跟隨劉邦征戰的將軍們不懂禮儀,表現粗魯

                C.叔孫通幫助朝廷建立了一套莊重威嚴的禮儀

                D.魯地儒生皆固守氣節,堅決不與叔孫通合作

                【答案和解析】 【答案】D

                【考點】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

                【解析】據第二段可知,是高帝“高帝悉去秦苛儀法,為簡易”后,群臣才沒有了尊卑禮法。

                【思路分析】考生對于需要讀懂幾個句子或是一段乃至全篇才能回答的這類概括題,比較犯難。其實,只要牢牢把握一點,就是找到信息源,進行比較、歸納、概括,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

                桓公自莒反于齊,使鮑叔牙為宰,鮑叔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急于其臣,使臣不凍饑,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則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寬惠愛民,臣不如也;治國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結于諸侯,臣不如也;制禮義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執枹,立于軍門,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曰:“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鮑叔曰:“彼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其為君亦猶是也。”公曰:“然則為之奈何?”鮑叔曰:“君使人請之魯。”公曰:“施伯,魯之謀臣也。彼知吾將用之,必不吾予也。”鮑叔曰:“君詔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愿請之以戮群臣。’ 魯君必諾。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將致魯之政。夷吾受之,則魯能弱齊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將反于齊,必殺之。”公曰:“然則夷吾受乎?”鮑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無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猶如是乎?”對曰:“非為君也,為先君與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廟,則亟請之。不然,無及也。”

                公乃使鮑叔行成。曰:“公子糾,親也,請君討之。”魯人為殺公子糾。又曰:“管仲,讎[同“仇”]也,請受而甘心焉。”魯君許諾。施伯謂魯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將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賢人也,大器也。在楚則楚得意于天下,在晉則晉得意于天下,在狄則狄得意于天下,今齊求而得之,則必長為魯國憂。君何不殺而授之其尸?”魯君曰:“諾。”將殺管仲。鮑叔進曰:“殺之齊,是戮齊也;殺之魯,是戮魯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國,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與寡君之賊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謂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魯君乃不殺,遂生東縛而柙 [xiá,木籠]以予齊。(節選自《管子·小匡》)

                [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糾。齊國內亂,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隨公子糾奔魯。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

                桓公自莒反于齊,使鮑叔牙為宰,鮑叔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急于其臣,使臣不凍饑,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則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寬惠愛民,臣不如也;治國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結于諸侯,臣不如也;制禮義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執枹,立于軍門,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曰:“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鮑叔曰:“彼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其為君亦猶是也。”公曰:“然則為之奈何?”鮑叔曰:“君使人請之魯。”公曰:“施伯,魯之謀臣也。彼知吾將用之,必不吾予也。”鮑叔曰:“君詔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愿請之以戮群臣。’ 魯君必諾。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將致魯之政。夷吾受之,則魯能弱齊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將反于齊,必殺之。”公曰:“然則夷吾受乎?”鮑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無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猶如是乎?”對曰:“非為君也,為先君與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廟,則亟請之。不然,無及也。”

                公乃使鮑叔行成。曰:“公子糾,親也,請君討之。”魯人為殺公子糾。又曰:“管仲,讎[同“仇”]也,請受而甘心焉。”魯君許諾。施伯謂魯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將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賢人也,大器也。在楚則楚得意于天下,在晉則晉得意于天下,在狄則狄得意于天下,今齊求而得之,則必長為魯國憂。君何不殺而授之其尸?”魯君曰:“諾。”將殺管仲。鮑叔進曰:“殺之齊,是戮齊也;殺之魯,是戮魯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國,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與寡君之賊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謂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魯君乃不殺,遂生東縛而柙 [xiá,木籠]以予齊。(節選自《管子·小匡》)

                [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糾。齊國內亂,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隨公子糾奔魯。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12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題。

                桓公自莒反于齊,使鮑叔牙為宰,鮑叔辭曰:“臣,君之庸臣也,君有加急于其臣,使臣不凍饑,則是君之賜也。若必治國家,則非臣之所能也,其唯管夷吾乎!臣之所不如管夷吾者五:寬惠愛民,臣不如也;治國家不失秉,臣不如也;忠信可結于諸侯,臣不如也;制禮義可法于四方,臣不如也;介胄執枹,立于軍門,使百姓皆加勇,臣不如也。夫管仲,民之父母也。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曰:“管夷吾親射寡人,中鉤,殆于死,今乃用之,可乎?”鮑叔曰:“彼為其君動也,君若宥而反之,其為君亦猶是也。”公曰:“然則為之奈何?”鮑叔曰:“君使人請之魯。”公曰:“施伯,魯之謀臣也。彼知吾將用之,必不吾予也。”鮑叔曰:“君詔使者曰:‘寡人有不令之臣,在君之國,愿請之以戮群臣。’ 魯君必諾。且施伯之知夷吾之才,必將致魯之政。夷吾受之,則魯能弱齊矣。夷吾不受,彼知其將反于齊,必殺之。”公曰:“然則夷吾受乎?”鮑叔曰:“不受也,夷吾事君無二心。”公曰:“其于寡人猶如是乎?”對曰:“非為君也,為先君與社稷之故,君若欲定宗廟,則亟請之。不然,無及也。”

                公乃使鮑叔行成。曰:“公子糾,親也,請君討之。”魯人為殺公子糾。又曰:“管仲,讎[同“仇”]也,請受而甘心焉。”魯君許諾。施伯謂魯侯曰:“勿予。非戮之也,將用其政也。管仲者,天下之賢人也,大器也。在楚則楚得意于天下,在晉則晉得意于天下,在狄則狄得意于天下,今齊求而得之,則必長為魯國憂。君何不殺而授之其尸?”魯君曰:“諾。”將殺管仲。鮑叔進曰:“殺之齊,是戮齊也;殺之魯,是戮魯也。弊邑寡君愿生得之,以徇于國,為群臣戮。若不生得,是君與寡君之賊比也。非弊邑之君所謂也,使臣不能受命。”于是魯君乃不殺,遂生東縛而柙 [xiá,木籠]以予齊。(節選自《管子·小匡》)

                [注] 管夷吾,字仲,初事公子糾。齊國內亂,公子小白(桓公)奔莒,管夷吾隨公子糾奔魯。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君有加惠于其臣       加:增加

                B.治國不失秉           秉:同“柄”,權柄

                C.君若宥而反之         宥:寬恕

                D.是君與寡君之賊比也   比:并列

                9.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今用之,可乎          精思傅會,十年

                B.為君亦猶是也          以故后名之曰“褒禪”

                C.彼知其將反          趙嘗五戰

                D.君何不殺而授其尸      卒廷見相加,畢禮而歸

                10.下列各項中每句話都體現管仲是治國之能臣的一組是(    )

                ①夫管仲,民之父母也。       ②將欲治其子,不可棄其父母。

                ③夷吾受之,則魯能弱齊矣。   ④夷吾事君吾二心。

                ⑤君若欲定宗廟,則亟請之。    ⑥在楚則楚得意于天下,在晉則晉得意于天下。

                A.①③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⑥       D. ②④⑤

                11.下列對本文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鮑叔牙深知管仲才能出眾,勸說齊桓公予以任用,并設巧計使管仲回到齊國。

                B.魯國的施伯識破了齊國的計謀,勸魯候殺掉管仲,以絕后患,說明施伯很有遠見。

                C.鮑叔牙認為,如果齊桓公不及時迎回管仲,管仲必將為魯國所重用,會削弱齊國的力量。

                D.本文表現了鮑叔牙知人能讓、舉賢薦能的品德,同時也反映了齊桓公重視人才、善于納諫。

               

                 

                【答案和解析】 12分,每小題3分)

                8.A       9.D        10.A        11.C

               

               



              免費領取成人高考復習通關資料包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sanjie.org/sdcrgkfxzlgqdyw/3257.html

              山東成考交流群

              山東成考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HEYZO无码综合国产精品| 亚洲视频精品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九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99久久99小草精品免视看|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模式 |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百度影院| 久久se精品一区精品二区国产 | 亚洲精品网站在线观看不卡无广告 | 亚洲国产一成人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87国产私拍福利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 | 精品卡一卡二卡乱码高清|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 国产精品爱搞视频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色| 国产精品特级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嫖妓丰满肥熟妇在线精品|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中宇|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99| 亚洲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无码av天堂|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亚洲精品国产综合久久一线| 亚洲国产精品毛片av不卡在线| 亚洲爆乳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第一站精品蜜芽| 久久综合精品国产二区无码| 精品亚洲国产成AV人片传媒| 潮喷大喷水系列无码久久精品|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热|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app|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网成人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