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現代文閱讀(一)
現代文閱讀(一)
一、現代文閱讀的重要性
現代文閱讀是一種復雜的心智活動,是語文學科的一項基本能力,是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最根本的途徑。
現代文閱讀成為語文成考的內容之一。現代文閱讀的文本包括一般社會科學類文章、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
二、現代文閱讀能力的構成
現代文閱讀能力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復雜性,由以下方面構成:
1.文字、標點、詞語、句子、文章、文學、修辭等基礎知識。
2.記憶、理解、分析、綜合、鑒賞、評價等思維能力。
3.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創新能力。
現代文閱讀水平,既取決于人的知識水平,又取決于人的認識水平。
三、現代文閱讀的考查內容
1.文中重要詞語的理解與解釋
詞語是構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詞語在文章中的含義是閱讀文章的基礎。“重要詞語”常常是說明文的說明的對象、議論文的中心論點、散文的文眼。迅速、準確地把握住它們,是正確把握文章內容的開始。
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與解釋
“重要句子”,或者是某一段文章的關鍵所在,或者對于全文起著提綱挈領的作用。這樣的句子,有的結構較為復雜,有的內涵較為豐富。理解這樣的句子對理解文章具有重要的作用。
3.文中信息的分析與篩選
獲取信息,就是獲取知識。篩選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達到閱讀目的的重要手段。辨別、篩選、整合信息,必須善于抓住文章的重要內容。一篇文章的重要內容包括:
①文章中的基本概念與新的知識
②對基本概念與新的知識的闡釋
③能夠提示文章結構、表達作者意圖或文章主旨的語句
4.分析文章結構,把握文章思路
人的思考或曰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人把思考、思想寫成文章,一句句,一段段也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葉圣陶語)文章的結構就
是這種思路的具體展現。閱讀時,只有把握文章的結構,理清文章的層次,想明白段與段、句與句之間的關系,想明白一段之內句與句之間的關系,才有可能真正讀
懂文章。
5.作者觀點的分析與概括
一篇文章總是要表達出作者本人對所說明、所論述的事物的觀點和態度。作者對所說事物或事理,可能是肯定,也可能是否定。這就需要讀者進行分辨。
作者的觀點和態度,有的文章是直接提出來的,有的文章是分散在多處的,有的文章則與全文的內容要點歸在一處閱讀時應該予以注意。
6.依據作品內容進行合理推斷
閱讀文章不僅要會讀,而且要會思考,不僅要獲取文章之內的知識,而且要探究文章之外的知識。這就需要推斷力與想象力。依據作品內容進行推斷,不
是憑空進行的,而是有理有據的。推斷所得出的結論,沒有出現在文章中,要求讀者根據文章內容給出合理的、準確的說法。對于推斷的正確性做出判斷,是研究性學習所應具備的基本素質。
四、常見的閱讀障礙
高考的現代文閱讀試題,得分率不高得分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有這樣幾條是不容忽視的。
1.心理障礙。
2.文字障礙。
3.背景知識障礙。
4.思維習慣障礙。
5.信息整合與文字表述障礙。
五、現代文閱讀的一般步驟
現代文閱讀,應該遵循以下步驟:
1.整體把握——作品的內容和主旨、文章層次和結構。
2.抓住關鍵——文章中表現中心的重要詞語和句子,體會它們在文中的深刻含義;作品中重要的段落,考慮所寫事物的特點、作者的觀點態度和情感傾向。
3.篩選信息——確定閱讀區間,捕捉重要語句,辨析選項的正誤。
4.鑒賞評價——包括兩方面,一是品味文學作品內容,如形象和思想情感;一是評價文學作品的形式,如表達技巧和語言特色。
(六)、現代文閱讀須要強化的意識
閱讀的過程,是閱讀對象解構與重新建構的過程。解構就是讀懂。理解也是讀懂的意思。讀懂了才談得上其他,讀不懂就做題,無異于盲人騎瞎馬,危險而不保險。而要把文章或作品讀懂,首先要有平和的閱讀心態。
根據學生在閱讀,答題中存在的問題,還應該強化以下意識:
1.文本意識——揣摩文章,揣摩作者,一切答案皆在文本中。
2.整體意識——關注文章或作品的內容、主旨、結構,詞不離句,句不離章,左顧右盼,上下勾聯。
3.重點意識——把握表現文章的核心,提示文章層次的關鍵詞語和句子。
4.段間關系和句間關系意識——最有意義的關系:總分(分總)、并列、因果、解說。這些關系,有的可以提示內容,有的可以提示結構。
5.審題意識——問什么,答什么。特別注意是選對還是選錯。
六、現代文閱讀的基礎知識
1、說明文
A、準確把握說明中心
B、理清說明的順序[a時間順序b空間順序c邏輯順序]
C、分析說明的方法[a下定義說明b舉例說明c引用說明d分類說明e圖表說明f數字說明g比較說明h詮釋說明]
2、議論文
A、把握論點
B、分析論點展開的過程
C、把握作者的論證思路 (1)、議論文的結構:引論(提出問題)→本論(分析問題)→結論(解決問題) (2)、本論的結構:a總分式 b并列式c遞進式e對照式(3)、分析論證方法:a例證法、引證法、對比法、類比法、喻證法、反正法、歸謬法、引申論證法
3、散文
①、散文的種類:A、寫人記事散文 B、寫景抒情散文 C、托物言志散文 D、寓理于事的散文
②線索:物、事、人、情、時、地[明線和暗線,單線和復線]
4、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人物描寫:語言、動作、神態、心理、肖像描寫;環境(自然與社會)描寫:動靜結合、虛實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白描與細描、概括描寫與細節描寫]、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觸景生情、托物言志、借古諷今、借事抒情、寓理于事]、議論、說明)
5、表現手法(卒章顯志、以小見大、欲揚先抑、照應、賦陳、比興、用典、渲染、象征、聯想、想象、襯托、烘托)
6、“重要的詞語”在文中的含義:
一是理解詞語在文中的語境義;
二是理解詞語在文中的指代義;
三是理解詞語在文中的隱含義。(修辭型、指代型、概括型)
7、“重要的詞語”在文中的作用(解釋含義、分析表達效果)
8、“重要的句子”在文中的含義和作用:重要的句子通常是指:
①表明文章主旨或表現作者觀點的句子;
②內涵比較豐富,表達比較形象或比較含蓄的句子;
③表現記敘線索和作品脈絡層次的關鍵性語句;
④結構復雜,較難理解的語句。(考含義重在解釋,考作用要從內容與結構上來回答,要特別注意開頭句、過渡句、結尾句的作用)
9、整體閱讀,圈畫重點詞句、理解文章結構脈落(要注意文中議論、抒情的句子);
選擇題要明確范圍,認真篩選,仔細比對、慎重下手
10、讀寫結合題:(知識梳理型、措施建議型、鑒賞評價型、是非評價型、列舉印證型、聯想(感悟)仿寫型、圖畫評述型)
七、2006年成考高起點語文閱讀題真題
(二)(12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7一10題。
假如你把一根大頭針戳進氣球,要過多久氣球才會爆裂呢?不需要很久,而且這個時間可以利用高速攝像來測定。不管怎樣,橡膠在壓力之下裂開,總是要耗費“一點兒”時間的。然而,假定你取一個分子,它只有十億分之四英寸大,對它完成相當于把一根針戳進氣球的動作,那么這個分子要隔多久才會斷裂呢?這個時間要比氣球爆裂短得多,然而科學家現在照樣能測出來。
一個分子是由一團原子組成的。當這些原子互相靠得足夠近,由于它們外層區域的微小電子相互交疊在一起,因而使這些原子粘合在一起了。這種電子的交疊形成了一種穩定的狀態,傾向于保持不變。為了保持這種狀態,原子必須繼續保持緊密相連,這就形成了所謂的“化學健”。
形成一個化學健的兩個原子并不是保持靜止不動的。在絕對零度(等于一273℃)以上的任何溫度下,原子總是傾向于以隨機的方式隨意運動。不過,當它們被化學鍵綁在一起后,就不能再自由運動,但可以這么說,它們仍不斷地嘗試作自由運動。被化學鍵綁在一起的兩個原子可能會作相互分離的運動,但是化學鍵會把它們拉回到一起來。它們會再作分離運動,但又被拉回,如此往復。因此,原子就在自己的位置上振動。
化學鍵活像一個小彈簧,原子相互分離得越遠,化學鍵施加的拉力就越強。然而,如果由于某種緣故,原子的分離運動超過了一個臨界值,化學鍵就會緊張過度,像一根彈簧那樣,出現斷裂。這時,分子斷裂,而原子獲釋。隨著溫度升高,原子會逐漸遠離,超過化學鍵的束搏。如果溫度升得足夠高,分子肯定會斷裂。同樣,如果注入其他形式的能量,分子也會趨于斷裂。現在的問題是一旦注入足夠的能量,分子斷裂開的時間有多長。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化學鍵從受損到斷裂所需的時間是秒。光線以每秒186262英里的速度運動,這是我們宇宙中能夠達到的最快速度。如果一束極快的激光脈沖打在分子上,在化學鍵斷裂以前,這束光也只能離開四百分之一英寸。
7.從第一段文意看,對“總是要耗費‘一點兒’時間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這句話意在強調氣球爆裂時間的漫長
B.這句話意在強調氣球爆裂時間的極短
C.這句話意在強調氣球爆裂時間相對較長
D.這句話意在強調氣球爆裂時間相對較短
8.從第二段文意看,對“傾向于保持不變”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這句話是指電子很不容易穩定
B.這句話是指原子很不容易穩定
C.這句話是指原子具有穩定狀態
D.這句話是指化學鍵具有穩定狀態
9.對第三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在絕對零度時,原子傾向于隨意運動
B.被化學鍵綁住后,原子很難自由運動
C.被化學鍵綁住后,原子仍然努力運動
D.原子的振動,是以“分離”抗爭“束縛”的表現
10.對第四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一定的高溫可以使分子斷裂
B.外力的介人可以使分子斷裂
C.化學鍵的拉力并不是無限的
D.化學鍵的斷裂需要漫長時間
(三)、(25分)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11一15題。
我為一位死者哭泣,我向這位不朽者致敬。
昔日我曾愛慕過她,欽佩過她,崇敬過她,而后,在死神帶來的莊嚴肅穆之中,我出神地凝視著她。
我祝賀她,因為她所做的是偉大的;我感激她,因為她所做的是美好的。我記得,曾經有一天,我給她寫過這樣的話:“感謝您,您的靈魂是如此偉大。”
難道說我們真的失去她了嗎?不!
那些高大的身影雖然與世長辭,然而他們并未真正消失,遠非如此,人們甚至可以說他們已經自我完成。他們在某種形式下消失了,但是在另一種形式中猶然可見。這真是崇高的變相。
人類的軀體乃是一種遮掩,它能將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遮掩起來。喬治·桑就是一種思想,她從肉體中超脫出來,自由自在,雖死猶生,永垂不朽。啊,自由的女神!
當法蘭西遭到人們的凌辱時,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為她爭光載譽。喬治·桑永遠是本世紀的光榮,永遠是我們法蘭西的驕傲。這位榮譽等身的女性是完美無缺的。
列舉她的杰作顯然是毫無必要的,重復公眾的記憶又有何益?她的那些杰作的偉力概括起來就是“善良”二字。喬治·桑確實是善良的,當然她也招來某些人的仇視。崇敬總是有它的對立面的,這就是仇恨。有人狂熱崇拜,也有人惡意辱罵。仇恨與辱罵正好表現人們的反對,或者不妨說它表明了人們的贊同——反對者的叫罵往往會被后人視為一種贊美之辭。誰帶桂冠就招打,這是一條規律。咒罵的低劣正襯出歡呼的高尚。
像喬治·桑這樣的人物,可謂公開的行善者。他們離別了我們,而幾乎是在離逝的同時,人們在他們留下的似乎空蕩蕩的位子上發現新的進步已經出現。
每當人間的偉人逝世之時,我們都聽到強大的振翅搏擊的響聲。一種事物消滅了,另一種事物降臨了。勞動者離去了,但他們的勞動成果留了下來。
喬治·桑雖然與我們永別了,但她留給我們以女權,充分顯示婦女有著不可抹煞的天才。正由于這樣,革命才得以完全。讓我們為死者哭泣吧,但是我們要看到他們的業績。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偉業,得益于頗可引以為驕傲的先驅者的英靈精神,必定會隨之而來。一切真理、一切正義正在向我們走來。這就是我們聽到的振翅搏擊的響聲。
讓我們接受這些卓絕的死者在離別我們時所遺贈的一切!讓我們去迎接未來!讓我們在靜靜的沉思中,向那些偉大的離別者,為我們預言真理和正義將要到來的偉大女性致敬!
([法]雨果作)
11.“他們在某種形式下消滅了,但是在另一種形式中猶然可見。”這句話中“消滅了”的是指,“猶然可見”的是指。(6分)
12.“列舉她的杰作顯然是毫無必要的,重復公眾的記憶又有何益?”這句話的意思是說(4分)
13.根據倒數第二段的文意,喬治·桑的“英靈精神”具體指的是什么?(4分)
14.文中有兩個“她”不是指代喬治·桑的。找出含有這兩個“她”的句子,并說明這兩個“她”分別指代什么。(4分)
一句是,這里的“她”指;
另一句是,這里的“她”指。
15.從全文看,喬治·桑引起雨果愛慕、欽佩、崇敬、祝賀、感激的原因有哪些?(7分)
答:
【參考答案】
二、(12分,每題3分)
7.C
8.C
9.A
10.D
三、(25分)
11.(6分)
軀體(或肉體)思想(或精神)(每空3分,次序不可顛倒。)
12.(4分)
喬治·桑的作品早已深人人心,不必贅述。(意思相同即可)
13.(4分)
喬治·桑是女權運動的先驅。
(若答成“留給我們以女權”也算對)
14.(4分)
“她從肉體中超脫出來”,“她”指代喬治·桑的思想;“為她爭光載譽”,“她”指代法蘭西。
15.(7分)
(1)她的靈魂和作為是偉大的、美好的;(2)她具有自由自在的思想;(3)當祖國遭到凌辱時,她能挺身而出;(4)她是一位榮譽等身完美無缺的女性;(5)她創作了許多杰作;(6)她因為善良招來了某些人的仇恨和辱罵;(7)他留給人們以女權,顯示出婦女有著不可抹煞的天才;(8)她是一位預言真理和正義將要到來的偉大女性。
答出6點給7分;答出5點給6分;答出4點給2分;答出2點給1分。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sanjie.org/sdcrgkfxzlgqdyw/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