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為【傳愛成考】旗下網站,主要提供免費山東成人高考報名政策與資訊,信息僅供學習交流,非官方網站,具體信息以山東省教育考試院www.sdzk.cn為準。

              2025年山東成考報名輔導入口

              山東成人高考高起點語文--三十三 《古詩十九首(選二)》

              山東成考報名網 發布時間:2018-04-01 01:47:53

              三十三  《古詩十九首(選二)》

              行行重行行

              一、《古詩十九首》簡介

              “古詩”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詩,約在魏末晉初,流傳著一批魏晉以前文人所作的五言詩,既無題目,也不知作者,其中大多數是抒情詩,具有獨特的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被統稱為”古詩”。今存單30多首,包括《古詩十九首》在內。抒發仕途碰壁后所產生的人生苦悶和厭世情緒,是《十九首》中共同的主題思想。《十九首》中抒寫離別相思的詩,大多數是思婦閨怨,但也有游子鄉愁。《十九首》思想內容比較狹窄,情調也比較低沉,但藝術成就相當突出。

              藝術特色:《十九首》把深入淺出的精心構思,富于形象的比興手法,情景交融的描寫技巧,如話家常的平淡語言,融為一體,形成曲盡衷情和委婉動人的獨特風格。

              文學史上,《十九首》所代表的東漢后期無名氏五言詩,標志著五言詩歌從以敘事為主的樂府民歌發展到以抒情為主的文人創作,已經成熟。

               

              二、詩歌主旨

              這是一首在東漢末年動蕩歲月中的相思亂離之歌,寫一女子對長期遠離的情人的沉痛思念,情真、景真、事真、意真,讀之使人悲感無端,為女主人公真摯痛苦的愛情呼喚所感動。人生“悲莫悲兮生別離”,情人間會面無期的離別之恨,更會使他們終日悵惘,心灰意絕。作品抒發思婦的離別之苦,盼望之切,相思之痛,無端的猜疑,以及歲月催老、空負佳期的悲愴,欲說還休,欲罷不能,只好強自寬解的自憐,真實而生動地刻畫了這一特定情勢下女方當事人的曲折心理,表現了人類共有的復雜情感,因此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

               

              三、詩歌分析

              1、“行行重行行”

              “行行”言其遠,”重行行”極言其遠意思更遞進一層,不僅指空間,也指時間.

              首句復沓的聲調,遲緩的節奏,疲憊的步伐,給人沉重壓抑感,痛苦傷感的氛圍,立刻籠罩全詩.

               

              2、"與君生別離"

              "君"指女主人公的丈夫,即遠行未歸的游子.這句是思婦"送君南浦,傷如之何"的回憶,更是相思之情再也壓抑不住發出的直白的呼喊.

               

              3、"相去萬余里,各在天一涯"

              相隔萬里,思婦以君行處為天涯海角,游子離家萬里,以故鄉和思婦為天涯海角.

               

              4、"道路阻且長,會面安可知?

              "阻"承"天一涯",指道路坎坷曲折,"長"承"萬余里"指路途遙遠,關山迢迢.因此,會面安可知?當時戰爭頻繁,社會動亂,加上交通不便,生離猶如死別,當然也就相見無期。

               

              5、“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運用比興手法,"飛禽走獸尚且如此,更何況人呢?"效果遠比直說更強烈感人.這是詩人在極度的思念中展開的豐富的聯想.

              表面上喻遠行君子,同時兼喻思婦對遠行君子的相思.

               

              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

              自別后,我容顏憔悴,日漸消瘦,游子呀,你還不歸來.

              __上文兩個"相去"一指兩地相距之遠,二指夫妻別離時間之長.

               

              7、"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顧返"

              女主人公忽然陷入深深的痛苦和彷徨之中。詩人通過由思念引起的猜測疑慮的心理"反言之",思婦的相思之情才愈顯刻骨,愈顯委婉含蓄,意味不盡.

               

              8、"思君令人老,歲月忽已晚"

              “老”并非指實際年齡,而指消瘦的體貌和憂傷的心情,是說心身憔悴,有似衰老而已。

              “晚”指行人未歸,歲月已晚,表明春秋代謝,相思又一年。暗喻女主人公青春易逝,坐愁紅顏老的遲暮之感。

               

              9、“棄捐勿復道,努力加餐飯”

              坐愁相思了無益。與其憔悴自棄,不如努力加餐,保重身體,留得青春容光,以待來日相會。所以詩人以期待和聊以自慰的口吻,結束了他相思離亂的歌唱。

               

              四、詩歌結構

              首敘初別之情;

              次敘路遠會難;

              再敘相思之苦;    

              末以寬慰期待作結。 

               

              五、詩歌內容研讀

              作品章法搖曳,回環往復,文勢奇縱而又高渾自然。

              前六句追述始別,夾敘夾議。首句即以涵蓋全詩之勢竦起,接寫道路之長,間阻重重,然后以“會面安可知”一頓,補足上文并勾起下情。

              中六句正敘相思之痛,用的是比興襯托手法。先以“胡馬”二句橫插一筆,以動物的本能比方人類的自覺,希望情人盡可能地向自己、向家鄉靠攏。想象奇詭,警策有力。接著筆鋒一轉,寫情人與自己非但沒有靠近,反而日趨遙遠。這給她的內心造成了嚴重創傷。“衣帶日緩”暗示自己的瘦弱,間接寫情,以襯思念之切。“浮云蔽日”則是猜忌:她懷疑有“第三者”插足,使情人忘卻了自己。無端猜忌是在抒發其期待落空后的一腔幽怨。文勢突兀奇縱,全詩進入高潮。

              后四句緩收全篇,寫歲月催老,徒思無益,決心“努力加餐飯”。用爽語作結,使我們看到了思婦性格的另一面。但她的爽朗敵不過她的癡情,明日一早相思還會重演,因此這僅只是一種強自寬解。在章法上,結句與“衣帶”一語相呼應,針線細密,回環無痕。

              就全篇而言,首敘初別之情——次敘路遠會路難——再敘相思之苦——末以寬慰期待作結。雖然多次換筆換勢,曲折往復,但始終一氣相生,處處妥貼,渾然一體,達到了自然天成的程度。

               

              六、藝術特色

              本詩的比興手法新穎別致,語意奇警。“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借鑒了屈原“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哀郢》)的語意,并開啟了陶淵明“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歸園田居》)的創新法門。雖然,屈詩突出了誓死歸根的意志,陶詩唱出了對自由的渴望,與屈陶相比本詩有些溫厚,但卻適合思婦的身分和心境。作品用衣寬暗示體瘦,以襯人物的癡情,震蕩讀者的血脈。影響所及,有陸機的“攬衣有余帶,循形不盈襟”(《擬行行重行行》);蕭綱的“欲知心恨急,翻令衣帶寬”(《當壚曲》);終于出現了柳永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鳳棲梧》)的千古絕唱。《西廂記·哭宴》:“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這一精采絕艷的曲辭,顯然也從本詩受到過啟發。詩中的游子雖未出場,但“行行重行行”即是其寫照。聯系漢末文士的共同遭遇,也可想象其奔波不已、以圖仕進的辛酸。因此,本詩借思婦之口,同時也唱出了一代文士的悲哀。

               

              迢迢牽牛星

              一、背景簡介

              牽牛和織女本是兩個星宿的名稱。牽牛星即"河鼓二",在銀河東。織女星又稱"天孫",在銀河西,與牽牛相對。在中國有關牽牛和織女的民間故事起源很早。《詩·小雅·大東》已經寫到了牽牛和織女,但還只是作為兩顆星來寫的。《春秋元命苞》和《淮南子·ㄈ真》開始說織女是神女。而在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洛神賦》和《九詠》里,牽牛和織女已成為夫婦了。曹植《九詠》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這是當時最明確的記載。《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寫牽牛織女夫婦的離隔,它的時代在東漢后期,略早于曹丕和曹植。將這首詩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對照,可以看出,在東漢末年到魏這段時間里,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大概已經定型了。

               

              二、詩歌主旨

              此詩寫天上一對夫婦牽牛和織女,視點卻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觀察他們夫婦的離別之苦。

               

              三、詩歌分析

              開關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言牽牛曰"迢迢",狀織女曰"皎皎"。迢迢、皎皎互文見義。牽牛何嘗不皎皎,織女又何嘗不迢迢呢?他們都是那樣的遙遠,又是那樣的明亮。但以迢迢屬之牽牛,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遠在他鄉的游子,而以皎皎屬之織女,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說來,似乎又不能互換了。如果因為是互文,而改為"皎皎牽牛星,迢迢河漢女",其意趣就減去了一半。詩歌語言的微妙于此可見一斑。稱織女為"河漢女"是為了湊成三個音節,而又避免用"織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牽牛星",下句再說"織女星",既不押韻,又顯得單調。"河漢女"就活脫多了。"河漢女"的意思是銀河邊上的那個女子,這說法更容易讓人聯想到一個真實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一顆星。不知作者寫詩時是否有這番苦心,反正寫法不同,藝術效果亦迥異。總之,"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十個字的安排,可以說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渾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專就織女這一方面來寫,說她雖然整天在織,卻織不成匹,因為她內心悲傷不已。"纖纖擢素手"意謂擢纖纖之素手,為了和下句"札札弄機杼"對仗,而改變了句子的結構。"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札札"是機杼之聲。"杼"是織布機上的梭子。詩人在這里用了一個"弄"字。這弄字是玩、戲的意思。織女雖然伸出素手,但無心于機織,只是撫弄著機杼,泣涕如雨一樣滴下來。"終日不成章"化用《詩經·大東》語意:"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最后四句是詩人的慨嘆:"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那阻隔了牽牛和織女的銀河既清且淺,牽牛與織女相去也并不遠,雖只一水之隔卻相視而不得語也。"盈盈"或解釋為形容水之清淺,恐不確。"盈盈"不是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脈脈"都是形容織女。《文選》六臣注:"盈盈,端麗貌。"是確切的。人多以為"盈盈"既置于"一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是滿溢,如果是形容水,那么也應該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淺。把盈盈解釋為清淺是受了上文"河水清且淺"的影響,并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選》中出現"盈盈"除了這首詩外,還有"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亦見于《古詩十九首》。李善注:"《廣雅》曰:'贏,容也。'盈與贏同,古字通。"這是形容女子儀態之美好,所以五臣注引申為"端麗"。又漢樂府《陌上桑》:"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也是形容人的儀態。織女既被稱為河漢女,則其儀容之美好亦映現于河漢之間,這就是"盈盈一水間"的意思。"脈脈",李善注:《爾雅》曰'脈,相視也。'郭璞曰:'脈脈謂相視貌也。'""脈脈不得語"是說河漢雖然清淺,但織女與牽牛只能脈脈相視而不得語。

               

              四、藝術特色

              這首詩一共十句,其中六句都用了疊音詞,即"迢迢"、皎皎、"纖纖"、"盈盈"、"脈脈"。這些疊音詞使這首詩質樸、清麗,情趣盎然。特別是后兩句,一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若現于紙上,意蘊深沉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

               

               

              三十四  歸園田居

                     陶淵明

              一、詩人簡介

              陶淵明,一名潛,字元亮,東晉末年的偉大詩人,祖父、父親曾做過太守、縣令一類的官。他幼年時,家世衰落,家境貧寒。他青年時代曾有建功立業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過幾任小官。東晉末年統治階級內部矛盾尖銳,仕途充滿風險,加之政治腐敗,陶淵明對現實很失望。他不愿在紛亂黑暗的現實里隨波逐流,曾幾次退離仕途,最后,從彭澤令職位上隱退,這一年他41歲,以后終老農村,死后世人稱他為“靖節先生”。

              陶淵明的作品大多寫退隱后的生活,表現農村風物,勞動生活,表示對黑暗現實的不滿。他的詩情感真實,風格平淡自然,詩味醇厚,語言清新。

              陶淵明開創了田園詩一體,為古典詩歌開辟了一個新的境界。從此以后,田園詩不斷得到發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園山水詩派。宋以后,描寫田園的詩人就多到不可勝數了。

               

              二、整體把握詩歌

              本詩可分為三層:

              第一層1—6句,寫作者的個性和思想,表達對官場的厭惡和對農村生活的喜愛之情;

              第二層7—18句,繪聲繪色地描寫了田園生活的喜人情趣;

              第三層19—20句,回答人們的疑問,收束全文。

               

              三、詩歌分析

              1、 研習第一層:

              ⑴ 釋“韻”與“誤”

              “韻”指人們的氣質性情的素養。“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與世俗官場生活不適應。“適俗”就是適應仕途中繁縟禮節的限制和爾虞我詐的權勢之爭,詩人說自己缺乏應酬官場的氣質和情操,顯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寫自己流連山水喜愛田園,表明歸隱田園的意向。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誤入仕途的生活。用上“塵網”一詞,足見他對勾心斗角、爾虞我詐的官場的極端厭惡。“誤”字顯出詩人的悔恨之深。東晉末年權力之爭劇烈,陶淵明既不愿我為上層統治階級矛盾斗爭的犧牲品,也不愿我為政治野心家爭奪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卻將他緊緊束縛在野心家們政治斗爭的羅網之中,因此十分痛苦。“一去三十年”(實應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數字,說明了時間之長,痛苦之深。)

              2)“塵網”、“羈鳥”、“池魚”、“樊籠”等詞語各比喻什么?作者運用這些比喻,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

              A.“塵網”、“樊籠”,都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塵世。用這種比喻,表示詩人已經看透了官場的污穢黑暗,表達了對官場極大嫌棄。“羈鳥”、“池魚”是陶淵明自比,意在說明誤入官場,深受束縛,迫切要求擺脫束縛,回歸農村的心志。

              B.這里一方面表現了陶淵明對誤入官場的痛心,對黑暗官場的嫌棄,一方面表現了他渴望擺脫官場束縛,回歸田園,獲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2、研習第二層

              ⑴ 釋“守拙”

              拙(zhuō)本義是“笨”,也作謙詞,這里取其引申義,即原始的,本真的。“守”是“堅持”的意思,“守拙”一方面是自謙,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安守本分,反對虛偽技巧,向往歸真返樸。

              ⑵ 重點問題:

              A.“方宅十余畝”到“雞鳴桑樹顛”八句,按什么順序來寫田園生活?

              明確:“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四句寫近景,從自己的住宅寫起。住宅周圍有十畝土地,八九間草屋,地方雖不廣,房屋雖不多,但畢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國。榆樹柳樹的陰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屋子前邊,環境是多么幽雅美麗!這里襯托出作者心滿意足的欣慰的情緒,這正如劉禹錫在《陋室銘》中所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兩文有同工之妙。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寫遠景,遠望村莊輪廓模糊,炊煙裊裊,一切是安詳的、舒緩的、柔和的。“狗吠深巷中”寫遠聞,以動襯靜,以有聲襯無聲,更顯出鄉間的寧靜、和平。“雞鳴桑樹顛”寫近聞,沒有混亂,雞才能在桑顛得意地啼叫。

              這八句話,捕捉住農村中司空見慣的事物,畫出了優美畫畫,有近有遠,有聲有色,有淡有濃,有活潑有生機,有樸拙自然的趣味。而這一切又與詩人在官場上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這里詩人用歌頌田園,無言地批判了官場的傾軋、爭斗、混亂、險惡,表明了詩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靜、和諧的心境。

              B.“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中的“曖曖”和“依依”在詩中是近義詞,可以互換嗎?為什么?

              明確:“曖曖”、“依依”均為寫遠景之用語,都表示模糊不清、依稀可辯。但不可互換,因為“曖曖是寫遠處村莊的總體輪廓,這是不可能看得清楚的,只能是模糊的,而是建筑物在作者的主觀感受上,它是靜止的;

              “依依”寫的是炊煙,“炊煙”一是在高處,二是它是飄動的,比村莊的可見度大,因此用“依依”表示盡管炊煙在遠處,但仍依稀可辯。總之,“曖曖”著眼于“模糊”,“靜止”,“依依”著眼于“可見”,“漂動”。兩者都不可互換。

              C.“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沒寫人,可以想象出這里人民生活的情景嗎?

              明確:雖沒有寫人,但寫了人們生活的環境,可以讓我們想象出,生活在這里的人必定和平安寧,生活古樸,怡然自得。

              D.“戶庭無塵雜,虛室有余閑“實際上拿田園生活的什么特點與官場對比?

              明確:這兩句寫所感,具體、寫到詩人田園生活之樂。它的兩個特點可與官場對比,一是“無塵雜”,沒有官場上亂糟糟的事,看不到今天惡心的“官場現形記”;二是“有余閑”,可以不必作官場上的那些客套應酬之勞,可以有充分的時間讀書做詩。這“一無一有”正是詩人求之不得的生活方式,理想境界。

               

              3、 簡析第三層

              最后兩句收束全文,詩人似乎在回答人們的疑問,作者何以對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雞鳴狗吠津津樂道,如數家珍呢?原來是作者“久在樊籠”的緣故,作者一旦沖出羅網,返回大自然的懷抱,那就其樂無窮、觸處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感到親切而欣慰,可以說,這兩句詩,是對以前誤入塵網中的官場生活的形象的總結,也是對已經開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4、小結:

              《歸園田居》主要寫詩人擺脫污濁的官場,來到清新的農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這種情緒,可用一個成語來概括,這個成語是“返樸歸真”。“返樸歸真”,第一是“樸”,處世要樸實,不做作,不追求豪華富貴,而是自由自在瀟灑之至;第二是“真”,做人要真實、正直、不虛偽、具有人的本性,這是我國歷代文人學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生活境界。

               

              五、藝術特色

              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畝,草屋八九間”,毫無粉飾之詞,平易如話,但恰到好處地與詩意合拍。

              二是情景交融。“方宅十余畝……雞鳴桑樹顛”八句,描寫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煙、狗吠雞鳴,富有生活氣息,構成了遠離塵世、寧靜安謐、淳樸自然的藝術境界。這是實境——也許的確是陶淵明歸隱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淵銘內心追求那種恬靜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實境與心境渾然一體、水乳交融。

              三是比喻生動形象,詩人把統治階級的上層社會比喻為“塵網”、“樊籠”,把誤入官場的人比作“羈鳥”、“池魚”,不僅形象貼切,而且蘊含了強烈的感情色彩。

              四是語言樸素自然。如:“狗吠深巷中……,隨手寫來,明白如話,正如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所言:“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不著一字,盡得風流”。

               

               

               


              免費領取成人高考復習通關資料包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sanjie.org/sdcrgkfxzlgqdyw/3243.html

              山東成考交流群

              山東成考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欧美精品VIDEOSSEX少妇|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专区|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四虎精品影库4HUTV四虎| 99久久免费只有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合集青青草原精品 | 国产夫妇精品自在线|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三级|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影视777| 精品无码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乱子伦精品无码专区| 思思99热在线观看精品| 国产精品第13页|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久久ww精品w免费人成|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影院| 日韩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三| 国产欧美精品区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无码精品浪潮|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日韩AV无码精品人妻系列|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乱|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fc2| 中文成人无字幕乱码精品区| 综合久久精品色|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东京热 | 久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婷亚洲片国产一区一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