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1)-2019年生態學基礎復習重點-山東專升本
1、貝格曼規律:內溫動物,在比較冷的氣候區,身體體積比較大,在比較暖的氣候區,身體體積比較小。
2、冷害:喜溫生物在0℃以上的溫度條件下受到的傷害。
3、種群:在一定時間內和一定空間內,同種有機體的結合。
4、基因型頻率:在一個基因庫中,不同基因型所占的比率叫基因型頻率。
5、生態學:生態學是研究生物及環境間相互關系的科學。
6、阿倫規律:內溫動物身體的凸出部分在寒冷的地區有變小的趨勢。
7、臨界溫度:生物低于或高于一定的溫度時便會受到傷害,這一溫度稱為臨界溫度。
8、耐受性定律:任何一個生態因子在數量或質量上的不足或過多都將使該種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9、等位基因:決定一個性狀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基因組合。
10、有效積溫:生物完成某個發育階段所需的總熱量。
11、群落:在一定時間內和一定空間內,不同種群的集合。
12、霜害:在0℃受到的傷害叫霜害。
13、系統: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相互作用的因素的集合。
14、凍害:生物在冰點以下受到的傷害叫凍害。
15、基因型:每一個體的基因組合。
16、環境:是指某一特定生物體或生物群體以外的空間,以及直接或間接影響該生物體或生物群體生存的一切事物的總和。
17、基因頻率:在一個基因庫中,不同基因所占的比率叫基因頻率。
18、生物學零度:生物生長發育的起點溫度。
19、限制因子原理:一個生物或一群生物的生存和繁榮取決于綜合的環境條件狀況,任何接近或超過耐性限制的狀況都可說是限制狀況或限制因子。
20、土壤質地:土壤機械成分的組合的不同百分比。
21、生境:具有特定的生態特性的生態體或生態群體總是在某一特定的環境中生存和發展,這一特定環境叫生境。
22、基因庫:在一個種群中,全部個體的基因組合。
23、生存因子:在生態因子中凡是有機體生活和發育所不可缺少的外界環境因素。
24、生態因子:是指環境中對生物生長、發育、生殖、行為和分布有直接或間接影響的環境要素。
25、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植物的生長取決于那些處于最少量狀態的營養成分。
26、生態環境:研究的生物體或生物群體以外的空間中,直接或間接影響該生物體或生物群體生存和發展的一切因素的總和。
聲明:
(一)由于考試政策等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本網站所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網站文章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您對內容、版權等問題存在異議請與本站聯系,我們會及時進行處理解決。
本文地址:http://www.sanjie.org/zsbstxjc/5029.html